在加密货币的复杂版图中,合规性是衡量一个币种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于 OM 币而言,其合规与否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OM 币隶属于 MANTRA 生态系统,该项目自 2020 年 10 月推出,目标是构建一个社区治理的 DeFi 平台,致力于质押、借贷和治理等业务,同时期望架起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桥梁。从项目设计初衷来看,MANTRA 在合规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它聚焦于现实世界资产(RWA)的合规代币化,通过整合多种区块链技术,打造了一个多功能生态系统。在架构上,MANTRA 遵循透明度、社区控制和金融普惠原则,这为其合规运营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技术实现层面,MANTRA 将合规要求融入技术设计。它是基于 Cosmos SDK 构建的第 1 层区块链,能够利用跨链通信(IBC)协议实现跨链互操作性。并且,MANTRA 设计为以安全为先,力求符合现实世界的监管要求,比如纳入去中心化身份(DID)模块,以满足了解你的客户(KYC)和反洗钱(AML)的需求,这使得生态系统内开发的资产和应用更契合全球监管标准。
从实际市场合作案例来看,OM 币也展现出一定合规优势。例如,MANTRA 与阿联酋房地产巨头 MAG 合作,将 5 亿美元房产代币化,用户能够用 OM 币购买迪拜豪宅的部分所有权,资产代币化流程严格符合伊斯兰金融法规,同时与阿联酋 Zand 银行联手,使得整个合作在银行级合规框架内运行,吸引了大量中东资本的涌入。此外,链上记录可直接作为法庭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交易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不过,加密货币市场的合规性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议题。2025 年 4 月,OM 币曾出现价格闪崩事件,从 6 美元暴跌至 0.5 美元,单日跌幅超 90%。深入调查发现,虽然 OM 币打着 “合规 RWA” 的旗号,且获得了如 VARA VASP 牌照等监管背书,但实际情况是,MANTRA 团队及其关联地址持有约 90% 的总供应量,市场流动性和交易量严重失衡,大户能够轻易操控价格。这表明,即使有合规标签和牌照,在实际运营中仍可能存在违背市场公平、透明原则的行为。
综合而言,OM 币在项目设计和部分市场实践中体现了对合规性的追求,通过技术手段和合作模式试图满足监管要求。然而,市场中出现的价格异常波动事件也暴露出其在实际运营中可能存在与合规初衷相悖的问题。投资者在考量 OM 币时,不能仅仅依据其宣称的合规性,还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谨慎评估投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