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的签署,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稳定币法案对美元和币圈的影响逐渐凸显,引发各方关注。
对于美元而言,该法案带来了多重影响。一方面,法案要求稳定币受美元或美国短期国债等流动资产支持,发行商每月披露稳定币储备明细。这意味着稳定币发行商需大量购入美元或美债,从而为美元创造新需求。当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从 2000 年的 71% 降至 2025 年的 57.8% ,稳定币的普及有望在短期内增加美元的流动性,强化其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例如,全球超九成稳定币与美元挂钩,其广泛使用增强了美元的影响力,借贷、跨境贸易结算等高度依赖美元体系。
另一方面,借助稳定币崛起,美国试图巩固美元在贸易结算中的地位。石油交易中的 “去美元化” 趋势,使美元地位受到挑战。而稳定币在全球贸易中具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提高速度、提升透明度的优势,美国期望借此将美元市场拓展至全球。但稳定币也无法解决美国债务的不可持续性、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等美元体系的内在矛盾,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美元在全球货币储备中所占份额下降的长期趋势。
从币圈角度来看,稳定币法案促使市场向 “强监管、强合规” 方向演进。合规稳定币迎来发展机遇,像 Paxos 发行的 USDP、Gemini 发行的 GUSD 等原本受监管的稳定币,将获得更明确的法律地位,吸引更多机构采用。同时,非合规稳定币将被市场淘汰或边缘化,例如算法稳定币在 Terra 崩盘后已受质疑,新法案加速了此类高风险稳定币的退场。此外,明确的监管框架可能吸引新参与者进入,如传统银行可能发行基于存款的稳定币,支付企业也可能推出稳定币产品,这将使稳定币市场格局更加多元。
在香港,《稳定币条例》的生效同样影响深远。其建立了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制度,明确了监管要求,吸引了众多机构布局,如蚂蚁集团、京东币链科技等积极筹备申请牌照。香港稳定币市场的发展,为全球稳定币监管提供了范例,也可能对美元稳定币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形成一定挑战,推动全球稳定币市场向多极化发展。
稳定币法案对美元和币圈影响重大,既为美元在短期内提供支撑,又重塑了币圈的市场格局。未来,稳定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影响仍充满变数,需持续关注各方发展动态。